欢迎访问 中国直播网!遇见美好,记录事实!Meet the good, record the facts!

中国直播网微博  直播网微博   网站地图   商标版权注册证   直播号入驻

丰收节各类农产品交易量不断刷新 视频直播为啥成了“新农活”?

2019-09-24 11:34来源:编辑:News_章诚磊

  在9月23日的中国农民丰收节里,各类农产品的视频直播成为网民围观热点,众多乡村主播成为人气超高的网红。通过直播,大量新鲜的蔬菜、水果、海鲜不断刷新让人惊叹的交易量。

  丰收节热闹堪比“双十一”农民网红与基层干部直播带货

  张晓辉是山东省惠民县姜楼镇张扬村一名80后农民。每晚6点半,他会准时进入淘宝村播间,面对摄像头,津津有味地边吃刚煮熟的玉米边介绍:“这是今天刚从自家地里掰下来的,天然无公害,明天早上还去掰。”不一会儿就有人询问、下单。现在,张晓辉自家的玉米已经不够卖了,开始收购邻里的玉米。

  在淘宝、抖音、快手等平台,越来越多的农民、返乡大学生、扶贫带头人甚至村干部和县长,都当上了农产品销售的主播,吸引了大量粉丝。

  “一个薇娅抵得过一个小电商。”在云南,仅一场直播,“淘宝第一主播”薇娅就为云南特产实现销售超3000万元;在491万粉丝的围观下,1.3吨云南咖啡2秒内告罄,110万枚鲜花饼3分钟售完。

  9月23日上午,丰收节活动上,5位主持人与多位农民网红互动直播,仅两个小时累计观众人数超过650万人。

  在第七届中国淘宝村高峰论坛会场的电商直播间里,惠民县委副书记推介完当地农产品后,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还是第一次对着100多万人喊出‘宝宝’这个词。”

  农产品视频直播为啥这么红?科技赋能“三农”

  近距离、直观、身临其境的感觉,再加上各种农村生活场景给网友带来的新鲜感,让一些农民在网上迅速吸引大量粉丝成为网红。

  “真实与直接是农产品视频迅速走红的重要原因。”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说,如果做电商,一个农民要掌握摄影、文案等复杂技能,技术门槛高,但视频直播则是每一个普通的农民都可以开展的。此外,平台的功能不断优化,一触屏就能下单支付,快递物流方便快捷,使售卖双方容易达成交易。“简单说,就是科技赋能‘三农’。”

  快手科技副总裁宋婷婷说,视频直播既是广告也是监督。农民可以呈现农产品生产、种植的全过程,并分享独具特色的乡村生活;城市消费者在体验乡村生活乐趣的同时,会对人物发生兴趣,从而演化为有信任度的消费行为。

  农民主播们的农村生活片段让“老铁”们看得津津有味。在去玉米地前,张晓辉通常会用手机拍摄农村的各种生产工具等。“别小看这些,城里不少人没见过。搂草的耙子、灌溉的沟渠、乡间小路,甚至村道边的庄稼都能带来流量和粉丝。”他说,刚在淘宝村播平台售卖农产品不到半个月,他就收获了2000多个粉丝,每天接到将近20个订单。

  互联网技术重塑“三农”成为扶贫新力量

  直播卖货不仅打开了农产品销路,让更多农民增收致富,还在推动农村传统生产方式的改变,重塑农民思维方式,促进农业生产质量的提高。

  23日,在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北京会场阿里巴巴大屏幕上的两组数据非常醒目:已助力8亿件农货上行,举办37万场丰收节直播。“手机变成了新农具,直播变成了新农活,数据变成了新农资。”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方建生在现场介绍。

  为了让消费者买到更好的产品,一些直播平台与地方政府合作,倒逼农民科学种植、精细管理,提升农作物品质。

  视频直播还成为扶贫的新力量。今年以来,500万贫困县区的人口从快手平台上获得直播收益。首批数十位带头人的产业总值已超过1000万元。

  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说,也应注意到,一些直播的商品质量还不是很过关,售后服务跟不上,一些贫困地区的供应链还在初级建设阶段,相关各方要进一步形成支持合力,提升质量,不断增强消费者的体验和信任度。(据新华社)

原标题:丰收节各类农产品交易量不断刷新 视频直播为啥成了“新农活”?

特别声明:本文为中国直播网直播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中国直播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直播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直播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直播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zbh.chinazhibo.tv。    

标签: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热门标签

CopyRight 2014-2024 中国直播网(直播网)VZHIBO.COM.CN(中國直播網有限公司)

本站取得授权享有第17448205号“直播网”商标注册证 | 中国直播网投稿公邮:news@newsgo.com

直播网网站所登载资讯、图集、视频等内容,版权归直播号自媒体平台原作者或投稿人所有,投稿视同本站原创首发,刊发或转载仅限传播目的非本网观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商业用途。

直播网侵权反馈:news@newsgo.com 直播网撤稿函下载如有侵权请来邮说明情况提供相关资料证实,直播网收到后会尽快处理答复。吉公网安备22040002000116 备案号:

中直网 吉ICP备2023004346号 | 新现场 吉ICP备2020008037号 | 中在线 吉ICP备2020008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