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43周年祭。
这一天,对于唐山人
和众多关心及支援过唐山的人们来说,
承载了太多难忘的记忆和厚重的哀思。
在同地震灾害斗争的过程中,
唐山人民铸就了公而忘私、患难与共、
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
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1976年
7月28日
凌晨3时42分
一场里氏7.8级的大地震
在人们的睡梦中猝然降临
河北唐山
这座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
几乎被夷为平地

转瞬之间,生死两隔
24万多鲜活的生命葬身瓦砾
16万多人遭受重伤

毁坏的大桥

震歪的铁路

地裂
灾难虽然无情
但摧不垮的是
患难与共的真情
和一次又一次的生命奇迹

震后,大批人民解放军日夜兼程奔赴灾区,抢救人民生命财产。(1976年8月1日发)新华社记者武清月摄

人民解放军某医院的医务人员在唐山地震灾区施行手术,抢救危重伤员。(1976年8月1日发)新华社记者肖翔摄

灾后受伤人员复健
43年来
百折不挠的唐山人民
埋藏思念与痛苦
以艰苦的意志
创造了唐山迅速崛起的奇迹

仅仅在震后28天,河钢唐钢职工王庆利和工友,就炼出了震后第一炉钢,并为它取名为抗震“志气钢”图片来源:新华社

经过一年重建,唐山市工业生产迅速恢复,人民生活十分安定。1977年8月27日新华社发
改革开放的春风
为这座满是伤痕的城市
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唐山人以不屈意志和艰苦奋斗
让一座新城从废墟中站了起来

遭受强烈地震灾害的唐山在大规模重建(1980年4月4日发)新华社记者刘志伟摄
地震后十年
一个婴儿长成了少年
一片废墟上
重新站起了新唐山
英雄的唐山孕育了英雄
英雄的唐山人改地换天

地震后二十年
唐山已经长成了青年
身上有用不完的干劲
理想就像炙热的火焰
一座座高楼平地而起
象征着唐山正大步走向明天

地震后三十年
唐山步入了而立之年
英姿勃发
又多了一份成熟稳健
一座宜居、美丽、文明的新唐山
出现在世人面前

地震后四十年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
也许只是弹指一挥间
而对于唐山来说
却意味着重生和涅槃

今天的唐山
已经变成矗立在渤海湾畔的
一座现代化名城




从开滦、启新、中车
到唐山港、曹妃甸、唐山站、三女河机场、南湖、皮影主题乐园
再到评剧、皮影、乐亭大鼓冀东三枝花
将一座历经岁月磨砺仍耀眼于世的唐山城
向世人娓娓道来




城市,总因变化而美好
新城的繁荣,带动着更加坚毅的自信
人来人往的高铁站、飞机场
人头攒动的会展中心、博物馆、大剧院
都在时光的波动里
刷新着城市的高度

43年过去了
但伤痛不会随时光尘封于历史
反而转化成
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
那些顽强的生者
带着对逝者的思念
满含对生的珍视
朝着更美好的未来,继续前行


一位老人在唐山大地震纪念墙遇难亲人的名字旁表达哀思。

一名唐山市民将鲜花粘附在遇难亲人的名字旁。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市民在地震纪念墙前祭奠遇难的亲人。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一座城市的劫难与重生
包含着无尽悲欢
也见证着无尽坚强

河北唐山南湖景区。(2017年5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灾难无法避免
但英雄的唐山人民
用行动向世界宣告
一个民族所拥有的坚强意志和精神
是任何力量都摧不垮的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
让我们向这座英雄的城市致敬!
向这里英雄的人民致敬!
跨步迈进新时代的唐山
砥砺前行再出发!
关键词:唐山
责任编辑:赵鹏
特别声明:本文为中国直播网直播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中国直播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直播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直播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直播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zbh.chinazhibo.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