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中国直播网!遇见美好,记录事实!Meet the good, record the facts!

中国直播网微博  直播网微博   网站地图   商标版权注册证   直播号入驻

唐山海洋牧场修复渤海生态“海底荒漠”变“绿洲”

2019-06-11 11:17来源:编辑:News_章诚磊

  新华社石家庄6月11日电题:唐山海洋牧场修复渤海生态“海底荒漠”变“绿洲”

  新华社记者曹国厂、李来房、高博

  渤海是黄河、辽河、海河三大水系汇聚的半封闭内海,海水交换能力差,海洋生态系统脆弱。多年来,由于过度捕捞、陆源污染等原因,一些海域出现“海底荒漠”现象。不过,一项旨在修复渤海近海海域生态的试点项目启动10多年后,消失多年的当地鱼类物种,又回到了唐山祥云岛海域。

  有着1500多人口的唐山市乐亭县捞鱼尖村,几乎家家从事渔业相关产业。村里一位80多岁的张姓老渔民告诉记者:“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一次海能捞3万斤虾皮。到七十年代,一网还捞过5000多斤对虾。平鱼、镜鱼、鳎目鱼是渤海湾最好的三种鱼,黄花鱼、带鱼也很多,但这些鱼前些年几乎绝迹了。”

  为恢复渤海近岸海域生态系统,唐山海洋牧场实业有限公司联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等国内多家海洋科研单位,以建设人工藻礁为突破口,营造贝藻礁生态系统,10年来在祥云岛4000亩海域内累计投放人工礁石构件77万立方米,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海参、螃蟹、石斑鱼等鱼类年产值达3000万元,实现了海洋生态与海洋经济共赢。目前正计划在2万亩海域进行扩建。

  专家表示,唐山海洋牧场通过人工投礁,在礁体上生长马尾藻、刚毛藻、海膜、孔石莼等“海底森林”,集聚了大量魁蚶、石斑鱼等多样性生物。藻类生长和滤食性鱼类生存,会减少海洋中氮磷污染,而底栖贝类又能有效降低水体中的悬浮物及藻类,达到净化水体的功能。

  唐山海洋牧场负责人张振海说,唐山海洋牧场建立之初,就以“海洋修复为宗旨”,定位于“蛎藻礁生态系统”而非“人工渔场”。我们希望做的,是对海洋渔业资源枯竭的根本修复,从而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完整、和谐、稳定和平衡。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专家介绍说,我国海洋农牧化概念提出较早,早在1965年就有专家提出对海洋实行农牧化管理。

  专家称,从1970年至2000年是海洋牧场建设试验期,2000年至2015年是建设推进期,2015年至2020年是建设加速期。官方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建成海洋牧场233个,其中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86个,绝大多数采用的是人工鱼礁加增殖放流的管理模式。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许敏博士曾长期在唐山海洋牧场跟踪研究,他说:“唐山海洋牧场人工礁区内生物量是非礁区生物量的30倍以上。在礁区内发现了已经消失十来年的渤海本土鱼种,绿鳍马面鲀、牙鲆等,当地渔民在附近海域还观察到成群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江豚嬉戏追逐。”

  捞鱼尖村80多岁的老渔民说:“在有生之年还能看到消失多年的鱼类重返渤海湾,真是一大幸事!”

  值得一提的是,唐山海洋牧场依托现有资源大力发展休闲渔业,目前有17艘渔船加入休闲渔业船队,每艘船上有六七名工作人员,他们大多是以前的渔民。

  作为第一批转为休闲渔业的渔民,52岁的杨兴武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打鱼的时候,每天起早贪黑,碰到大风浪还有生命危险。”他说,“现在做休闲渔业,工作安全还有规律,一年能挣十多万元,收入翻了一番。”

特别声明:本文为中国直播网直播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中国直播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直播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直播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直播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zbh.chinazhibo.tv。    

标签: 长城网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热门标签

CopyRight 2014-2024 中国直播网(直播网)VZHIBO.COM.CN(中國直播網有限公司)

本站取得授权享有第17448205号“直播网”商标注册证 | 中国直播网投稿公邮:news@newsgo.com

直播网网站所登载资讯、图集、视频等内容,版权归直播号自媒体平台原作者或投稿人所有,投稿视同本站原创首发,刊发或转载仅限传播目的非本网观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商业用途。

直播网侵权反馈:news@newsgo.com 直播网撤稿函下载如有侵权请来邮说明情况提供相关资料证实,直播网收到后会尽快处理答复。吉公网安备22040002000116 备案号:

中直网 吉ICP备2023004346号 | 新现场 吉ICP备2020008037号 | 中在线 吉ICP备2020008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