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点燃的致富之火已经燎原,你带来的光明之灯照亮了乡亲们前行的道路。罗伟大哥,你没有走,你永远留在了那山、那水、那人民之间……”
12月2日,广西贵港市委组织部、宣传部以及贵港供电局共同举办罗伟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宣讲罗伟的扶贫事迹和崇高精神,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以罗伟为榜样,心系群众、服务人民、敢于担当、勤奋敬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当天,336人参加了先进事迹报告会。一幅幅难忘的画面,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让在场人员泣不成声,深切缅怀这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电网驻村扶贫干部。
罗伟是南方电网广西贵港供电局派驻桂平市马皮乡水秀村“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队员。9月22日,罗伟在开展扶贫工作期间,因劳累过度引发急性心肌梗塞,经全力抢救无效,倒在扶贫岗位上,时年55岁。
日前,贵港市委追授罗伟“贵港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贵港市委组织部追授罗伟“贵港市‘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优秀工作队员”称号,并下发开展向罗伟同志学习的决定。广西电网公司追记罗伟同志南方电网公司表扬立功个人二等功一次,追授他为广西电网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并下发开展向罗伟同志学习的通知。
贫困户的“暖心”干部--
“公文包里装着全村的人和事,唯独没有他自己”
在送别罗伟的追悼会上,78岁的农民黄振才进了大门,颤抖着双膝长跪在罗伟的灵柩前,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着对罗伟的感激之情,在场者无不为之动容。
9月22日上午,黄振才还接到罗伟的电话,说他家的贫困贷款手续已办好,等开完会后就把资料送到他手里。
没想到,当天9点30分左右,罗伟被发现倒在了乡政府一楼卫生间的门口。在送往医院救治的路上,罗伟手里还紧紧拽着他的公文包不松手。别人以为里面装的是贵重钱物,然而当他妻子打开时,看到里边装的却全是扶贫工作台账、政策汇编、贫困户家庭基本情况等与扶贫工作相关的笔记本和资料,甚至还有一包铁钉。
“一样样拿出来,有17样那么多,足足有5斤多重。可以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心里始终放不下的是村里的人和事,唯独没有他自己。”马皮乡副乡长薛朋安哽咽着说。
黄振才老人的儿子黄德庆,是罗伟在水秀村的两户对口帮扶贫困户之一。今年黄德庆的大女儿黄燕霞考上了大学,全家人既喜又忧:喜的是黄家终于出了一个大学生,忧的是为近万元的学费发愁。懂事的黄燕霞,打算辍学打工。
罗伟知道消息后赶到黄德庆家说:“学费的问题我来想办法解决,实在不行我自掏腰包也要支持孩子上学。”
为帮黄燕霞办助学贷款,罗伟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往黄德庆家跑了11次。终于在开学前,顺利办下了助学贷款。
“罗伟是我们黄家的恩人,他的包里装着我孙女的人生希望啊。”听到罗伟去世的消息,有着50年老党龄的黄振才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党员就是要一生为人民服务,罗伟当之无愧是优秀的共产党员。”
罗伟的公文包里还装着他结对帮扶的另一户因病致贫的贫困户黄南荣的扶贫资料。黄南荣的妻子患有精神病,全家经济来源就靠他一人支撑。别人都不愿多到黄南荣家,而罗伟却一次次地上门走访,帮助他家办理低保和贷款的全套资料。就在所有手续都办理完毕,正要送到他们手上之际,罗伟骤然离世。
罗伟不仅关心贫困户的温饱冷暖,更关心贫困户家庭孩子的上学读书。在他的牵线下,贵港供电局的5名职工与黄德庆、黄南荣家的5名孩子建立了结对帮扶,定期资助他们完成学业。
“他真正把村民当成亲人来对待,暖心。”水秀村支书陆振佐说。
感到温暖的,还有村里的贫困户陆容和。今年4月,陆容和遭遇到了“人生寒冬”,他承包村里50多亩鱼塘养的鱼全死了,欠下10多万元债。罗伟知道后,到陆容和家的次数多了起来,一面拉家常,一面鼓励他振作起来:“鱼死了可以再养,只要脱贫致富的信心还在就有办法。”罗伟帮助陆容和申请了小额贷款,帮助他恢复养殖。
在罗伟和其他同志的努力下,水秀村今年第一批贫困户脱贫摘帽“双认定”数量已达到脱贫目标的300%。
村民的“驻心”干部--
“要应付过去很容易,但他就是一点不会偷懒”
今年3月,新一轮脱贫攻坚战在八桂大地打响,广西电网公司贵港供电局根据贵港市委的统一部署,选派一名党员到水秀村担任扶贫工作队队员。
“我是桂平人,我熟悉情况,让我去。”时任贵港供电局安监部专责的罗伟主动请缨。
据罗伟的同事杨霞萍说,每次分配任务,罗伟总会提出把偏远地区的工作派给他。同事陈超明记得,罗伟做事从不挑捡、不畏难,“他总是走在大家前面,苦的、累的他先扛。”二三百斤的工具,都是肩扛上山。挖坑埋杆,他也总冲在前面,一声不吭跳进2米多深的坑里干活。
驻村扶贫,对于已是55岁“高龄”的罗伟,早已过了“镀金”的阶段,要想应付过去很容易。
“但他就是很认真去做,夜里我要睡了,他还在电脑桌前伏案,填写扶贫记录。”妻子吴巧云说,罗伟也曾担心自己从没做过扶贫工作,怕做不好,但他承诺,组织安排的任务,他一定想办法做好。
“那天早上,他说有点不舒服,我劝他就不要进村了,他不听。他还说是天气热的缘故,喝了口凉茶就出门了。没想到,他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吴巧云抹着泪说:“他就是一点不会偷懒。”
“话不多,做事很勤快。”这是村主任陆修其对罗伟的评价。“按要求,工作队员每月到村里上够15天班就算达标了。但罗师傅几乎每天都来,有时晚上也不回去,真的是住进了我们村。”
罗伟不是不知道规定,但他就认准一个理:要做一名合格的驻村干部,首先应该认真地住进村民心中,与村民打成一片,才能开展后面的扶贫工作。
在村委午休的床头,罗伟整齐地摆放着7本养殖、种植类的书。陆修其说,午休时罗伟也没闲着,经常靠在床头自学农业技术,希望能帮助村民找到更合适的脱贫路子。
驻村期间,罗伟看到村民没有公共活动室和阅览室,文化生活非常匮乏,于是萌发了要修建一个村民文化活动室的想法。说干就干,罗伟使出浑身解数,争取到帮扶资金5万元,就在原村委办公楼上加建了一层,用作村民电教、书籍阅览和公共活动场地。这一举措,得到极大的拥护,村民自发地出工出力参与建设。
“罗伟在扶贫工作队中年龄最大,但他跑得最勤、角色转变最快、跟群众关系最亲。”桂平市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管理办公室负责人杨丽峰说,打赢脱贫攻坚战,就需要这样的扶贫队员。
央企的“担当”干部--
“一桩桩实事,大家都记着他的好”
水秀村虽然去年已摘下“贫困村”的帽子,但仍有29户贫困户。“罗伟第一天来村就跟我说,我下到村里,就得做点实在事。”村委主任陆修其心中无限惋惜,尽管罗伟只到水秀村半年,但他却一直用行动践行承诺。
要致富,电开路。作为老电力人,罗伟首先关注的是村里用电问题。电压低的问题阻碍着水秀村的经济发展,罗伟积极向贵港供电局反映情况,通过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的政策,争取到150万元资金为整个水秀村进行低电压改造,新增4台变压器。
为让乡亲们尽快用上放心电,罗伟既当指导员又当电压治理监督员,从现场勘察、项目报批、协调征地,到落实资金、跟踪施工进度,亲力亲为。
9月17日,在罗伟去世前的前5天,水秀村新增的第一个台区变压器投运了,解决了周边500多户村民的低电压问题。
“如果没有他,水秀村的农网改造升级不会推进得这么快。”桂平供电公司石咀供电所所长王赞权说。“12月2日,罗伟推动的水秀村第二台变压器也正式投运了。”村里的农机响得更欢了,乡亲们的心里更亮堂了
水秀村村民收入来源单一,收入并不高。今年年初,乡里引进经济能人,在村里开办起一个种植富硒水稻的专业合作社。刚开始,很多群众都在观望:富硒稻价格虽高,但护理难、亩产低,赚不赚钱心里没底,有的宁愿把地荒着也不愿加入合作社。
罗伟看着着急,他天天地跑到村民家里“游说”。“地荒了,人也就‘荒’了,我们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脱贫。”他自学种养技术知识,挨家挨户地宣讲富硒米的种植方法与收益情况,消除村民的疑虑。终于,17户贫困户办理了贫困贷款,16户村民加入了合作社种植富硒水稻。
今年7月,水秀村合作社迎来首批富硒水稻收割季,每亩收入比普通大米增收4000多元,罗伟带领村民们找到了一条实实在在的脱贫致富路。
水秀村小学的师生记得,罗伟公文包里的那包铁钉,曾多次修补过他们的课桌椅。生前,他一直牵挂着改善学校的学习环境和用电安全教育。“他说过,要帮学校做成三件事:购买一批新课桌,改善孩子们的学习条件;在学校四周种上树,让孩子们在绿荫下读书;给孩子们上几节用电安全教育课,最大程度减少用电隐患。”校长陆修球说。
孩子们不知道,他们熟悉的罗伟伯伯记在笔记本上的三件事,正由罗伟的接任者贵港供电局桂平供电公司干部薛振华一一实施。
罗伟虽然走了,可是,他给水秀村燃起的致富之火已经燎原,他用生命点燃的希望之灯永远照亮乡亲们的脱贫攻坚之路。他,以南网扶贫工作者的形象永远“住”在村民的心里。(完)
“你点燃的致富之火已经燎原,你带来的光明之灯照亮了乡亲们前行的道路。罗伟大哥,你没有走,你永远留在了那山、那水、那人民之间……”
12月2日,广西贵港市委组织部、宣传部以及贵港供电局共同举办罗伟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宣讲罗伟的扶贫事迹和崇高精神,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以罗伟为榜样,心系群众、服务人民、敢于担当、勤奋敬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当天,336人参加了先进事迹报告会。一幅幅难忘的画面,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让在场人员泣不成声,深切缅怀这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电网驻村扶贫干部。
罗伟是南方电网广西贵港供电局派驻桂平市马皮乡水秀村“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队员。9月22日,罗伟在开展扶贫工作期间,因劳累过度引发急性心肌梗塞,经全力抢救无效,倒在扶贫岗位上,时年55岁。
日前,贵港市委追授罗伟“贵港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贵港市委组织部追授罗伟“贵港市‘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优秀工作队员”称号,并下发开展向罗伟同志学习的决定。广西电网公司追记罗伟同志南方电网公司表扬立功个人二等功一次,追授他为广西电网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并下发开展向罗伟同志学习的通知。
贫困户的“暖心”干部--
“公文包里装着全村的人和事,唯独没有他自己”
在送别罗伟的追悼会上,78岁的农民黄振才进了大门,颤抖着双膝长跪在罗伟的灵柩前,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着对罗伟的感激之情,在场者无不为之动容。
9月22日上午,中国直播网,黄振才还接到罗伟的电话,说他家的贫困贷款手续已办好,等开完会后就把资料送到他手里。
没想到,当天9点30分左右,罗伟被发现倒在了乡政府一楼卫生间的门口。在送往医院救治的路上,罗伟手里还紧紧拽着他的公文包不松手。别人以为里面装的是贵重钱物,然而当他妻子打开时,看到里边装的却全是扶贫工作台账、政策汇编、贫困户家庭基本情况等与扶贫工作相关的笔记本和资料,甚至还有一包铁钉。
“一样样拿出来,有17样那么多,足足有5斤多重。可以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心里始终放不下的是村里的人和事,唯独没有他自己。”马皮乡副乡长薛朋安哽咽着说。
黄振才老人的儿子黄德庆,是罗伟在水秀村的两户对口帮扶贫困户之一。今年黄德庆的大女儿黄燕霞考上了大学,全家人既喜又忧:喜的是黄家终于出了一个大学生,忧的是为近万元的学费发愁。懂事的黄燕霞,打算辍学打工。
罗伟知道消息后赶到黄德庆家说:“学费的问题我来想办法解决,实在不行我自掏腰包也要支持孩子上学。”
为帮黄燕霞办助学贷款,罗伟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往黄德庆家跑了11次。终于在开学前,顺利办下了助学贷款。
“罗伟是我们黄家的恩人,他的包里装着我孙女的人生希望啊。”听到罗伟去世的消息,有着50年老党龄的黄振才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党员就是要一生为人民服务,罗伟当之无愧是优秀的共产党员。”
罗伟的公文包里还装着他结对帮扶的另一户因病致贫的贫困户黄南荣的扶贫资料。黄南荣的妻子患有精神病,全家经济来源就靠他一人支撑。别人都不愿多到黄南荣家,而罗伟却一次次地上门走访,帮助他家办理低保和贷款的全套资料。就在所有手续都办理完毕,正要送到他们手上之际,罗伟骤然离世。
罗伟不仅关心贫困户的温饱冷暖,更关心贫困户家庭孩子的上学读书。在他的牵线下,贵港供电局的5名职工与黄德庆、黄南荣家的5名孩子建立了结对帮扶,定期资助他们完成学业。
“他真正把村民当成亲人来对待,暖心。”水秀村支书陆振佐说。
感到温暖的,还有村里的贫困户陆容和。今年4月,陆容和遭遇到了“人生寒冬”,他承包村里50多亩鱼塘养的鱼全死了,欠下10多万元债。罗伟知道后,到陆容和家的次数多了起来,一面拉家常,一面鼓励他振作起来:“鱼死了可以再养,只要脱贫致富的信心还在就有办法。”罗伟帮助陆容和申请了小额贷款,帮助他恢复养殖。
在罗伟和其他同志的努力下,水秀村今年第一批贫困户脱贫摘帽“双认定”数量已达到脱贫目标的300%。
村民的“驻心”干部--
“要应付过去很容易,但他就是一点不会偷懒”
今年3月,新一轮脱贫攻坚战在八桂大地打响,广西电网公司贵港供电局根据贵港市委的统一部署,选派一名党员到水秀村担任扶贫工作队队员。
“我是桂平人,我熟悉情况,让我去。”时任贵港供电局安监部专责的罗伟主动请缨。
据罗伟的同事杨霞萍说,每次分配任务,罗伟总会提出把偏远地区的工作派给他。同事陈超明记得,罗伟做事从不挑捡、不畏难,“他总是走在大家前面,苦的、累的他先扛。”二三百斤的工具,都是肩扛上山。挖坑埋杆,他也总冲在前面,一声不吭跳进2米多深的坑里干活。
驻村扶贫,对于已是55岁“高龄”的罗伟,早已过了“镀金”的阶段,要想应付过去很容易。
“但他就是很认真去做,夜里我要睡了,他还在电脑桌前伏案,填写扶贫记录。”妻子吴巧云说,罗伟也曾担心自己从没做过扶贫工作,怕做不好,但他承诺,组织安排的任务,中国直播网 ,他一定想办法做好。
“那天早上,他说有点不舒服,我劝他就不要进村了,他不听。他还说是天气热的缘故,喝了口凉茶就出门了。没想到,他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吴巧云抹着泪说:“他就是一点不会偷懒。”
“话不多,做事很勤快。”这是村主任陆修其对罗伟的评价。“按要求,工作队员每月到村里上够15天班就算达标了。但罗师傅几乎每天都来,有时晚上也不回去,真的是住进了我们村。”
罗伟不是不知道规定,但他就认准一个理:要做一名合格的驻村干部,首先应该认真地住进村民心中,与村民打成一片,才能开展后面的扶贫工作。
在村委午休的床头,罗伟整齐地摆放着7本养殖、种植类的书。陆修其说,午休时罗伟也没闲着,经常靠在床头自学农业技术,希望能帮助村民找到更合适的脱贫路子。
驻村期间,罗伟看到村民没有公共活动室和阅览室,文化生活非常匮乏,于是萌发了要修建一个村民文化活动室的想法。说干就干,罗伟使出浑身解数,争取到帮扶资金5万元,就在原村委办公楼上加建了一层,用作村民电教、书籍阅览和公共活动场地。这一举措,得到极大的拥护,村民自发地出工出力参与建设。
“罗伟在扶贫工作队中年龄最大,但他跑得最勤、角色转变最快、跟群众关系最亲。”桂平市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管理办公室负责人杨丽峰说,打赢脱贫攻坚战,就需要这样的扶贫队员。
央企的“担当”干部--
“一桩桩实事,大家都记着他的好”
水秀村虽然去年已摘下“贫困村”的帽子,但仍有29户贫困户。“罗伟第一天来村就跟我说,我下到村里,就得做点实在事。”村委主任陆修其心中无限惋惜,尽管罗伟只到水秀村半年,但他却一直用行动践行承诺。
要致富,电开路。作为老电力人,罗伟首先关注的是村里用电问题。电压低的问题阻碍着水秀村的经济发展,罗伟积极向贵港供电局反映情况,通过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的政策,争取到150万元资金为整个水秀村进行低电压改造,新增4台变压器。
为让乡亲们尽快用上放心电,罗伟既当指导员又当电压治理监督员,从现场勘察、项目报批、协调征地,到落实资金、跟踪施工进度,亲力亲为。
9月17日,在罗伟去世前的前5天,水秀村新增的第一个台区变压器投运了,解决了周边500多户村民的低电压问题。
“如果没有他,水秀村的农网改造升级不会推进得这么快。”桂平供电公司石咀供电所所长王赞权说。“12月2日,罗伟推动的水秀村第二台变压器也正式投运了。”村里的农机响得更欢了,乡亲们的心里更亮堂了
水秀村村民收入来源单一,收入并不高。今年年初,乡里引进经济能人,在村里开办起一个种植富硒水稻的专业合作社。刚开始,很多群众都在观望:富硒稻价格虽高,但护理难、亩产低,赚不赚钱心里没底,有的宁愿把地荒着也不愿加入合作社。
罗伟看着着急,他天天地跑到村民家里“游说”。“地荒了,人也就‘荒’了,我们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脱贫。”他自学种养技术知识,挨家挨户地宣讲富硒米的种植方法与收益情况,消除村民的疑虑。终于,17户贫困户办理了贫困贷款,16户村民加入了合作社种植富硒水稻。
今年7月,水秀村合作社迎来首批富硒水稻收割季,每亩收入比普通大米增收4000多元,罗伟带领村民们找到了一条实实在在的脱贫致富路。
水秀村小学的师生记得,罗伟公文包里的那包铁钉,曾多次修补过他们的课桌椅。生前,他一直牵挂着改善学校的学习环境和用电安全教育。“他说过,要帮学校做成三件事:购买一批新课桌,改善孩子们的学习条件;在学校四周种上树,让孩子们在绿荫下读书;给孩子们上几节用电安全教育课,最大程度减少用电隐患。”校长陆修球说。
孩子们不知道,他们熟悉的罗伟伯伯记在笔记本上的三件事,正由罗伟的接任者贵港供电局桂平供电公司干部薛振华一一实施。
罗伟虽然走了,可是,他给水秀村燃起的致富之火已经燎原,他用生命点燃的希望之灯永远照亮乡亲们的脱贫攻坚之路。他,以南网扶贫工作者的形象永远“住”在村民的心里。(完)
“你点燃的致富之火已经燎原,你带来的光明之灯照亮了乡亲们前行的道路。罗伟大哥,你没有走,你永远留在了那山、那水、那人民之间……”
12月2日,广西贵港市委组织部、宣传部以及贵港供电局共同举办罗伟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宣讲罗伟的扶贫事迹和崇高精神,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以罗伟为榜样,心系群众、服务人民、敢于担当、勤奋敬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当天,336人参加了先进事迹报告会。一幅幅难忘的画面,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让在场人员泣不成声,深切缅怀这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电网驻村扶贫干部。
罗伟是南方电网广西贵港供电局派驻桂平市马皮乡水秀村“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队员。9月22日,罗伟在开展扶贫工作期间,因劳累过度引发急性心肌梗塞,经全力抢救无效,倒在扶贫岗位上,时年55岁。
日前,贵港市委追授罗伟“贵港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贵港市委组织部追授罗伟“贵港市‘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优秀工作队员”称号,并下发开展向罗伟同志学习的决定。广西电网公司追记罗伟同志南方电网公司表扬立功个人二等功一次,追授他为广西电网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并下发开展向罗伟同志学习的通知。
贫困户的“暖心”干部--
“公文包里装着全村的人和事,唯独没有他自己”
在送别罗伟的追悼会上,78岁的农民黄振才进了大门,颤抖着双膝长跪在罗伟的灵柩前,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着对罗伟的感激之情,在场者无不为之动容。
9月22日上午,黄振才还接到罗伟的电话,说他家的贫困贷款手续已办好,等开完会后就把资料送到他手里。
没想到,当天9点30分左右,罗伟被发现倒在了乡政府一楼卫生间的门口。在送往医院救治的路上,罗伟手里还紧紧拽着他的公文包不松手。别人以为里面装的是贵重钱物,然而当他妻子打开时,看到里边装的却全是扶贫工作台账、政策汇编、贫困户家庭基本情况等与扶贫工作相关的笔记本和资料,甚至还有一包铁钉。
“一样样拿出来,有17样那么多,足足有5斤多重。可以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心里始终放不下的是村里的人和事,唯独没有他自己。”马皮乡副乡长薛朋安哽咽着说。
黄振才老人的儿子黄德庆,是罗伟在水秀村的两户对口帮扶贫困户之一。今年黄德庆的大女儿黄燕霞考上了大学,全家人既喜又忧:喜的是黄家终于出了一个大学生,忧的是为近万元的学费发愁。懂事的黄燕霞,打算辍学打工。
罗伟知道消息后赶到黄德庆家说:“学费的问题我来想办法解决,实在不行我自掏腰包也要支持孩子上学。”
为帮黄燕霞办助学贷款,罗伟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往黄德庆家跑了11次。终于在开学前,顺利办下了助学贷款。
“罗伟是我们黄家的恩人,他的包里装着我孙女的人生希望啊。”听到罗伟去世的消息,有着50年老党龄的黄振才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党员就是要一生为人民服务,罗伟当之无愧是优秀的共产党员。”
罗伟的公文包里还装着他结对帮扶的另一户因病致贫的贫困户黄南荣的扶贫资料。黄南荣的妻子患有精神病,全家经济来源就靠他一人支撑。别人都不愿多到黄南荣家,而罗伟却一次次地上门走访,帮助他家办理低保和贷款的全套资料。就在所有手续都办理完毕,正要送到他们手上之际,罗伟骤然离世。
罗伟不仅关心贫困户的温饱冷暖,更关心贫困户家庭孩子的上学读书。在他的牵线下,贵港供电局的5名职工与黄德庆、黄南荣家的5名孩子建立了结对帮扶,定期资助他们完成学业。
“他真正把村民当成亲人来对待,暖心。”水秀村支书陆振佐说。
感到温暖的,还有村里的贫困户陆容和。今年4月,陆容和遭遇到了“人生寒冬”,他承包村里50多亩鱼塘养的鱼全死了,欠下10多万元债。罗伟知道后,到陆容和家的次数多了起来,一面拉家常,一面鼓励他振作起来:“鱼死了可以再养,只要脱贫致富的信心还在就有办法。”罗伟帮助陆容和申请了小额贷款,帮助他恢复养殖。
在罗伟和其他同志的努力下,水秀村今年第一批贫困户脱贫摘帽“双认定”数量已达到脱贫目标的300%。
村民的“驻心”干部--
“要应付过去很容易,但他就是一点不会偷懒”
今年3月,新一轮脱贫攻坚战在八桂大地打响,广西电网公司贵港供电局根据贵港市委的统一部署,选派一名党员到水秀村担任扶贫工作队队员。
“我是桂平人,我熟悉情况,让我去。”时任贵港供电局安监部专责的罗伟主动请缨。
据罗伟的同事杨霞萍说,每次分配任务,罗伟总会提出把偏远地区的工作派给他。同事陈超明记得,罗伟做事从不挑捡、不畏难,“他总是走在大家前面,苦的、累的他先扛。”二三百斤的工具,都是肩扛上山。挖坑埋杆,他也总冲在前面,一声不吭跳进2米多深的坑里干活。
驻村扶贫,对于已是55岁“高龄”的罗伟,早已过了“镀金”的阶段,要想应付过去很容易。
“但他就是很认真去做,夜里我要睡了,他还在电脑桌前伏案,填写扶贫记录。”妻子吴巧云说,罗伟也曾担心自己从没做过扶贫工作,怕做不好,但他承诺,组织安排的任务,他一定想办法做好。
“那天早上,他说有点不舒服,我劝他就不要进村了,他不听。他还说是天气热的缘故,喝了口凉茶就出门了。没想到,他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吴巧云抹着泪说:“他就是一点不会偷懒。”
“话不多,做事很勤快。”这是村主任陆修其对罗伟的评价。“按要求,工作队员每月到村里上够15天班就算达标了。但罗师傅几乎每天都来,有时晚上也不回去,真的是住进了我们村。”
罗伟不是不知道规定,但他就认准一个理:要做一名合格的驻村干部,首先应该认真地住进村民心中,与村民打成一片,才能开展后面的扶贫工作。
在村委午休的床头,罗伟整齐地摆放着7本养殖、种植类的书。陆修其说,午休时罗伟也没闲着,经常靠在床头自学农业技术,希望能帮助村民找到更合适的脱贫路子。
驻村期间,罗伟看到村民没有公共活动室和阅览室,文化生活非常匮乏,于是萌发了要修建一个村民文化活动室的想法。说干就干,罗伟使出浑身解数,争取到帮扶资金5万元,就在原村委办公楼上加建了一层,用作村民电教、书籍阅览和公共活动场地。这一举措,得到极大的拥护,村民自发地出工出力参与建设。
“罗伟在扶贫工作队中年龄最大,但他跑得最勤、角色转变最快、跟群众关系最亲。”桂平市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管理办公室负责人杨丽峰说,打赢脱贫攻坚战,就需要这样的扶贫队员。
央企的“担当”干部--
“一桩桩实事,大家都记着他的好”
水秀村虽然去年已摘下“贫困村”的帽子,但仍有29户贫困户。“罗伟第一天来村就跟我说,我下到村里,就得做点实在事。”村委主任陆修其心中无限惋惜,尽管罗伟只到水秀村半年,但他却一直用行动践行承诺。
要致富,电开路。作为老电力人,罗伟首先关注的是村里用电问题。电压低的问题阻碍着水秀村的经济发展,罗伟积极向贵港供电局反映情况,通过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的政策,争取到150万元资金为整个水秀村进行低电压改造,新增4台变压器。
为让乡亲们尽快用上放心电,罗伟既当指导员又当电压治理监督员,从现场勘察、项目报批、协调征地,到落实资金、跟踪施工进度,亲力亲为。
9月17日,在罗伟去世前的前5天,水秀村新增的第一个台区变压器投运了,解决了周边500多户村民的低电压问题。
“如果没有他,水秀村的农网改造升级不会推进得这么快。”桂平供电公司石咀供电所所长王赞权说。“12月2日,罗伟推动的水秀村第二台变压器也正式投运了。”村里的农机响得更欢了,乡亲们的心里更亮堂了
水秀村村民收入来源单一,收入并不高。今年年初,乡里引进经济能人,在村里开办起一个种植富硒水稻的专业合作社。刚开始,很多群众都在观望:富硒稻价格虽高,但护理难、亩产低,赚不赚钱心里没底,有的宁愿把地荒着也不愿加入合作社。
罗伟看着着急,他天天地跑到村民家里“游说”。“地荒了,人也就‘荒’了,我们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脱贫。”他自学种养技术知识,挨家挨户地宣讲富硒米的种植方法与收益情况,消除村民的疑虑。终于,17户贫困户办理了贫困贷款,16户村民加入了合作社种植富硒水稻。
今年7月,水秀村合作社迎来首批富硒水稻收割季,每亩收入比普通大米增收4000多元,罗伟带领村民们找到了一条实实在在的脱贫致富路。
水秀村小学的师生记得,罗伟公文包里的那包铁钉,曾多次修补过他们的课桌椅。生前,他一直牵挂着改善学校的学习环境和用电安全教育。“他说过,要帮学校做成三件事:购买一批新课桌,改善孩子们的学习条件;在学校四周种上树,让孩子们在绿荫下读书;给孩子们上几节用电安全教育课,最大程度减少用电隐患。”校长陆修球说。
孩子们不知道,他们熟悉的罗伟伯伯记在笔记本上的三件事,正由罗伟的接任者贵港供电局桂平供电公司干部薛振华一一实施。
罗伟虽然走了,可是,他给水秀村燃起的致富之火已经燎原,他用生命点燃的希望之灯永远照亮乡亲们的脱贫攻坚之路。他,以南网扶贫工作者的形象永远“住”在村民的心里。(完)
“你点燃的致富之火已经燎原,你带来的光明之灯照亮了乡亲们前行的道路。罗伟大哥,你没有走,你永远留在了那山、那水、那人民之间……”
12月2日,广西贵港市委组织部、宣传部以及贵港供电局共同举办罗伟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宣讲罗伟的扶贫事迹和崇高精神,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以罗伟为榜样,心系群众、服务人民、敢于担当、勤奋敬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当天,336人参加了先进事迹报告会。一幅幅难忘的画面,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让在场人员泣不成声,深切缅怀这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电网驻村扶贫干部。
罗伟是南方电网广西贵港供电局派驻桂平市马皮乡水秀村“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队员。9月22日,罗伟在开展扶贫工作期间,因劳累过度引发急性心肌梗塞,经全力抢救无效,倒在扶贫岗位上,时年55岁。
日前,贵港市委追授罗伟“贵港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贵港市委组织部追授罗伟“贵港市‘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优秀工作队员”称号,并下发开展向罗伟同志学习的决定。广西电网公司追记罗伟同志南方电网公司表扬立功个人二等功一次,追授他为广西电网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并下发开展向罗伟同志学习的通知。
贫困户的“暖心”干部--
“公文包里装着全村的人和事,唯独没有他自己”
在送别罗伟的追悼会上,78岁的农民黄振才进了大门,颤抖着双膝长跪在罗伟的灵柩前,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着对罗伟的感激之情,在场者无不为之动容。
9月22日上午,黄振才还接到罗伟的电话,说他家的贫困贷款手续已办好,等开完会后就把资料送到他手里。
没想到,当天9点30分左右,罗伟被发现倒在了乡政府一楼卫生间的门口。在送往医院救治的路上,罗伟手里还紧紧拽着他的公文包不松手。别人以为里面装的是贵重钱物,然而当他妻子打开时,看到里边装的却全是扶贫工作台账、政策汇编、贫困户家庭基本情况等与扶贫工作相关的笔记本和资料,甚至还有一包铁钉。
“一样样拿出来,有17样那么多,足足有5斤多重。可以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心里始终放不下的是村里的人和事,唯独没有他自己。”马皮乡副乡长薛朋安哽咽着说。
黄振才老人的儿子黄德庆,是罗伟在水秀村的两户对口帮扶贫困户之一。今年黄德庆的大女儿黄燕霞考上了大学,全家人既喜又忧:喜的是黄家终于出了一个大学生,忧的是为近万元的学费发愁。懂事的黄燕霞,打算辍学打工。
罗伟知道消息后赶到黄德庆家说:“学费的问题我来想办法解决,实在不行我自掏腰包也要支持孩子上学。”
为帮黄燕霞办助学贷款,罗伟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往黄德庆家跑了11次。终于在开学前,顺利办下了助学贷款。
“罗伟是我们黄家的恩人,他的包里装着我孙女的人生希望啊。”听到罗伟去世的消息,有着50年老党龄的黄振才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党员就是要一生为人民服务,罗伟当之无愧是优秀的共产党员。”
罗伟的公文包里还装着他结对帮扶的另一户因病致贫的贫困户黄南荣的扶贫资料。黄南荣的妻子患有精神病,全家经济来源就靠他一人支撑。别人都不愿多到黄南荣家,而罗伟却一次次地上门走访,帮助他家办理低保和贷款的全套资料。就在所有手续都办理完毕,正要送到他们手上之际,罗伟骤然离世。
罗伟不仅关心贫困户的温饱冷暖,更关心贫困户家庭孩子的上学读书。在他的牵线下,贵港供电局的5名职工与黄德庆、黄南荣家的5名孩子建立了结对帮扶,定期资助他们完成学业。
“他真正把村民当成亲人来对待,暖心。”水秀村支书陆振佐说。
感到温暖的,还有村里的贫困户陆容和。今年4月,陆容和遭遇到了“人生寒冬”,他承包村里50多亩鱼塘养的鱼全死了,欠下10多万元债。罗伟知道后,到陆容和家的次数多了起来,一面拉家常,一面鼓励他振作起来:“鱼死了可以再养,只要脱贫致富的信心还在就有办法。”罗伟帮助陆容和申请了小额贷款,帮助他恢复养殖。
在罗伟和其他同志的努力下,水秀村今年第一批贫困户脱贫摘帽“双认定”数量已达到脱贫目标的300%。
村民的“驻心”干部--
“要应付过去很容易,但他就是一点不会偷懒”
今年3月,新一轮脱贫攻坚战在八桂大地打响,广西电网公司贵港供电局根据贵港市委的统一部署,选派一名党员到水秀村担任扶贫工作队队员。
“我是桂平人,我熟悉情况,让我去。”时任贵港供电局安监部专责的罗伟主动请缨。
据罗伟的同事杨霞萍说,每次分配任务,罗伟总会提出把偏远地区的工作派给他。同事陈超明记得,罗伟做事从不挑捡、不畏难,“他总是走在大家前面,苦的、累的他先扛。”二三百斤的工具,都是肩扛上山。挖坑埋杆,他也总冲在前面,一声不吭跳进2米多深的坑里干活。
驻村扶贫,对于已是55岁“高龄”的罗伟,早已过了“镀金”的阶段,要想应付过去很容易。
“但他就是很认真去做,夜里我要睡了,他还在电脑桌前伏案,填写扶贫记录。”妻子吴巧云说,罗伟也曾担心自己从没做过扶贫工作,怕做不好,但他承诺,组织安排的任务,他一定想办法做好。
“那天早上,他说有点不舒服,我劝他就不要进村了,他不听。他还说是天气热的缘故,喝了口凉茶就出门了。没想到,他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吴巧云抹着泪说:“他就是一点不会偷懒。”
“话不多,做事很勤快。”这是村主任陆修其对罗伟的评价。“按要求,工作队员每月到村里上够15天班就算达标了。但罗师傅几乎每天都来,有时晚上也不回去,真的是住进了我们村。”
罗伟不是不知道规定,但他就认准一个理:要做一名合格的驻村干部,首先应该认真地住进村民心中,与村民打成一片,才能开展后面的扶贫工作。
在村委午休的床头,罗伟整齐地摆放着7本养殖、种植类的书。陆修其说,午休时罗伟也没闲着,经常靠在床头自学农业技术,希望能帮助村民找到更合适的脱贫路子。
驻村期间,罗伟看到村民没有公共活动室和阅览室,文化生活非常匮乏,于是萌发了要修建一个村民文化活动室的想法。说干就干,罗伟使出浑身解数,争取到帮扶资金5万元,就在原村委办公楼上加建了一层,用作村民电教、书籍阅览和公共活动场地。这一举措,得到极大的拥护,村民自发地出工出力参与建设。
“罗伟在扶贫工作队中年龄最大,但他跑得最勤、角色转变最快、跟群众关系最亲。”桂平市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管理办公室负责人杨丽峰说,打赢脱贫攻坚战,就需要这样的扶贫队员。
央企的“担当”干部--
“一桩桩实事,大家都记着他的好”
水秀村虽然去年已摘下“贫困村”的帽子,但仍有29户贫困户。“罗伟第一天来村就跟我说,我下到村里,就得做点实在事。”村委主任陆修其心中无限惋惜,尽管罗伟只到水秀村半年,但他却一直用行动践行承诺。
要致富,电开路。作为老电力人,罗伟首先关注的是村里用电问题。电压低的问题阻碍着水秀村的经济发展,罗伟积极向贵港供电局反映情况,通过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的政策,争取到150万元资金为整个水秀村进行低电压改造,新增4台变压器。
为让乡亲们尽快用上放心电,罗伟既当指导员又当电压治理监督员,从现场勘察、项目报批、协调征地,到落实资金、跟踪施工进度,亲力亲为。
9月17日,在罗伟去世前的前5天,水秀村新增的第一个台区变压器投运了,解决了周边500多户村民的低电压问题。
“如果没有他,水秀村的农网改造升级不会推进得这么快。”桂平供电公司石咀供电所所长王赞权说。“12月2日,罗伟推动的水秀村第二台变压器也正式投运了。”村里的农机响得更欢了,乡亲们的心里更亮堂了
水秀村村民收入来源单一,收入并不高。今年年初,乡里引进经济能人,在村里开办起一个种植富硒水稻的专业合作社。刚开始,很多群众都在观望:富硒稻价格虽高,但护理难、亩产低,赚不赚钱心里没底,有的宁愿把地荒着也不愿加入合作社。
罗伟看着着急,他天天地跑到村民家里“游说”。“地荒了,人也就‘荒’了,我们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脱贫。”他自学种养技术知识,挨家挨户地宣讲富硒米的种植方法与收益情况,消除村民的疑虑。终于,17户贫困户办理了贫困贷款,16户村民加入了合作社种植富硒水稻。
今年7月,水秀村合作社迎来首批富硒水稻收割季,每亩收入比普通大米增收4000多元,罗伟带领村民们找到了一条实实在在的脱贫致富路。
水秀村小学的师生记得,罗伟公文包里的那包铁钉,曾多次修补过他们的课桌椅。生前,他一直牵挂着改善学校的学习环境和用电安全教育。“他说过,要帮学校做成三件事:购买一批新课桌,改善孩子们的学习条件;在学校四周种上树,让孩子们在绿荫下读书;给孩子们上几节用电安全教育课,最大程度减少用电隐患。”校长陆修球说。
孩子们不知道,他们熟悉的罗伟伯伯记在笔记本上的三件事,正由罗伟的接任者贵港供电局桂平供电公司干部薛振华一一实施。
罗伟虽然走了,可是,他给水秀村燃起的致富之火已经燎原,他用生命点燃的希望之灯永远照亮乡亲们的脱贫攻坚之路。他,以南网扶贫工作者的形象永远“住”在村民的心里。(完)
特别声明:本文为中国直播网直播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中国直播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直播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直播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直播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zbh.chinazhibo.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