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6日上午,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共同主办,广西新闻网承办的“创新创业展活力 高校青春风采行——2016年广西教育网络行”采访团走进广西大学
最先来到了广西大学海洋学院,海洋学院是一所名副其实的“麻雀学院”,该院师生加起来只有100多人。不过这个学院从建院起,就备受该校师生瞩目。这里,有一支该校博士、硕士研究生组成的海洋科考队,师生里拥有潜水证的就有26人。
据了解,该学院目前主持科研项目达到30多项,总经费近6000万元。其中,余克服教授2014年7月份申请的“珊瑚礁千米深钻记录的西沙碳酸盐台地形成演化和环境变迁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支持项目,资助金额300万元。这也是广西大学从1997年两校合并以来,首次获得基金委该类型项目的资助。如今,通过千米深钻取出的珊瑚礁,被该院科考人员按编号,一盘盘放在储存室,据悉此次采集回来的珊瑚礁,最早可追溯到2300万年前。这也是我国最长、取芯率最高的珊瑚礁岩芯,该校的科研人员希望通过这些珊瑚礁岩芯,读懂更多珊瑚礁生态、地质与环境的奥秘。
随后记者团来到了广西大学可再生能源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发现石墨烯这种新型碳材料,其实很偶然。”广西大学可再生能源材料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沈培康教授介绍,他及其团队在研究单原子分散的催化材料时,无意中发现一种新型碳材料,中国直播网 ,对此深入研究后,发现这种材料具有石墨烯的特性。
在广西发布的石墨烯系列地方标准中,首次明确了石墨烯三维构造粉体材料的名词术语,并首次规范了石墨烯三维构造粉体材料的原料、技术、生产装备及检测方法。“标准制定出来,定义就界定好了。”沈培康教授认为,石墨烯系列地方标准的发布将促进石墨烯市场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据悉,该校正在促成石墨烯的国家以及世界标准出台。
最后我们来到了东盟研究院, 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是全国从事东盟领域研究人数最多的机构之一,现有专职研究人员39人,校内兼职研究人员77人,校外兼职研究人员61人,国外合作研究人员9人。最初,这是一个纯科研的学院,然而在研究课题时,该院发现懂金融的不了解国际关系,熟悉国际关系的对金融又不了解,从2012年开始,该院开始招研究生和博士生,培养熟悉国际金融关系的复合型人才。中国-东盟研究院成立的时间并不长,2005年在原广西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1995年成立)的基础上,成立中国—东盟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涉及中国-东盟关系及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法律、文化及民族等方面的问题。该院成立至今,已承担或完成各类课题136项,其中国家课题35项,国家级重大课题5项,国家级重点课题2项。据了解,广西大学历年来共获得过8项国家级重大课题,其中有5项在该院。
冯春风本是该校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大一的学生,土木是广西大学“王牌”专业,今年暑假前,听说中国-东盟研究院要招收“国际金融实验班”学生,接下来7年内本硕博连读,中国直播网,冯春风决定试一试。该院的报名条件颇高,成绩必须在全年级排名前30%,并且考试没有挂科。选拔的形式更是奇特,除了语数英考试,还要进行体能测试和心理抗压测试。“这些学生,今后会成为市场运作专家或谈判专家,体能和心思素质也是他们必备技能。”该院党委书记范祚军介绍起选拔的初衷。
更令冯春风觉得特别的,是该院的培养模式。“跟上大课完全不一样,每节课都有小组讨论,老师跟学生互动很多”。实际上,这是该院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试图取消传统授课模式,改为项目导向式培养。并且这个学期,微观经济学和管理学都是全英文教学,刚开始冯春风觉得有些不习惯,但很快就适应了英文教学模式。据悉,国际金融实验班50%的课程为外文教学课程或双语课程。
陈悄悄则欣喜学院针对他们,开设了小语种专业。泰语、印尼语、越南语和缅甸语任选,最终陈悄悄等5人选了泰语,另外7名同学选了印尼语,这两门课程均由研究院“彩虹计划”引进的泰国和印尼学者授课,“因为人少,老师会一个个帮纠正发音,所以进步很快”。
特别声明:本文为中国直播网直播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中国直播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直播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直播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直播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zbh.chinazhibo.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