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中国直播网!遇见美好,记录事实!Meet the good, record the facts!

中国直播网微博  直播网微博   网站地图   商标版权注册证   直播号入驻

回顾 | 这20个精选课程,有点意思!

2017-01-02 20:01来源:编辑:轩皓宇

  2016年,本报课改研究周刊刊登了许多有意思的课程,涉及城市学校和乡村学校。本期,我们精选20个课程,期待大家不仅能够从中了解这些课程,还能感受到不同地域学校课程建设的关注点和面貌,更清楚地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

  回顾 | 这20个精选课程,有点意思!

  探索课程

  回顾 | 这20个精选课程,有点意思!

  植物标本课程

  离校课程如何呈现?河南省郑州市文化路第一小学把植物标本制作作为离校课程的一部分,以“认识自然、标本制作、感恩母校”为理念,以树叶、花朵为素材进行标本制作。在课程学习中,教师将植物标本制作、绘画、创意设计相结合,引导学生制作记录自然之美的个性书签和创意卡片,让学生在植物标本的制作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索、艺术加工的乐趣,提高观察和审美能力。

  稻蒲荷香课程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东平街道中学毗邻国家级湿地公园稻屯洼。由于稻屯洼水面减少,湿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栖息鸟类数量急剧减少,学校开发稻蒲荷香课程,一方面从科学角度关注稻屯洼湿地变化对鸟类产生的影响,了解湿地开发之前的严峻生态状况,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另一方面从人文角度关注莲子彩绘工艺,中国直播网,以莲子彩绘为亮点,提升学生技艺。

  科学校本课程

  科学学习可以不枯燥,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基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能力,并结合初小教材内容,开发了“好玩的科学”校本课程。通过“玩科学实验”“玩科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日常细微之处体验科学的魅力。

  机器人课程

  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山东省青岛实验初级中学开发“机器人课程”。学生根据每节课要完成的目标,小组合作分工,自己动手搭建机器人模型,然后为机器人模型设计程序,控制机器人模型实现各项目标。通过“机器人课程”学习,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地震科普课程

  如何让学生从小就有防震减灾的意识?江苏省苏州市第三中学开发地震科普校本课程,学生通过对地震知识的学习和地震科普场馆的参观及野外观测活动,在体验中学习地震观测方法,激发探索科学防震减灾的兴趣,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严肃的科学精神。

  回顾 | 这20个精选课程,有点意思!

  游学课程

  回顾 | 这20个精选课程,有点意思!

  旅行课程

  在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基础上,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小学开设旅行课程,分为6部分内容:自然、历史、艺术、科学、综合与自由行,每部分内容由若干适合学生开展旅行活动的景点或场馆组成。学校将各学科知识与实践活动融合在一起,通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

  行走课程

  在上海西外外国语学校,行走课程已成为常态化。学校每年设置多次行走课程,其中有到井冈山瞻仰革命先烈遗址;还有到泰山、曲阜以及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的河南安阳寻找“中国魂”;更有去敦煌、酒泉“重走丝绸之路”,寻找“中国梦”的野外探寻项目……与此同时,苏州、南京以及徐家汇、田子坊,也留下了西外学子的探寻足迹。学生在行走过程中接受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熏陶和洗礼,体会到自己的担当和责任。

  回顾 | 这20个精选课程,有点意思!

  成长课程

  回顾 | 这20个精选课程,有点意思!

  小小男子汉课程

  现在的男孩缺少男子汉气质,上海市静安区闸北第三中心小学为男生们开设了一门小小男子汉课程,针对不同年级设置了不同主题。

  一年级开设“我是男生,寻找自己的色彩”系列课程,在引导男生自我悦纳的同时,培养自信开朗的性格;二年级开设“我是男生,我勇敢”系列课程,引导男生做一个勇敢、诚信的人;三年级开设“我是男生,我善交往”系列课程,引导男生学会与家长、同伴交往;四年级开设“我是男生,我做情绪的小主人”系列课程,引导男生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五年级开设“我是男生,我独立”系列课程,引导男生做一个有责任心、初步独立的人。

  校园心理剧课程

  为了解决高中生在学习、生活以及人际交往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紫云中学开设“校园心理剧”校本选修课程,学生通过怎样处理与父母的意见分歧、当心中萌发爱情该怎么办等问题情境的分析与模拟表演,思考解决方案,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给个人成长带来益处。

  回顾 | 这20个精选课程,有点意思!

  中国味课程

  回顾 | 这20个精选课程,有点意思!

  中国人过中国节课程

  为了让学生深刻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和意义,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依据自身办学特色,并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开设“中国人过中国节”课程,以主题为线索,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不同地域的文化,感受浓浓的中国传统节日氛围,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京剧课程

  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实验学校构建了包括京剧、汉字、礼仪文化、国学经典在内的“立体化”国学课程体系。以京剧课程为例,品德与社会课教师主讲、语文教师客串京剧赏学,音乐教师主讲、体育教师客串小戏迷俱乐部,由京剧艺术家开设京剧表演班。多个学科教师共上一节课,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跨学科整合课程内容;从京剧赏学、小戏迷俱乐部到京剧表演班,分低、中、高3个学段设计课程,让不同年龄的学生都有收获。

  节气课程

  针对学生对二十四节气的名称、由来、特点、民俗知之甚少的问题,浙江省义乌市香山小学开设节气课程,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带领学生了解节气特点,走进节气民俗,诵读节气诗歌,开展节气活动,让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的由来,以及与节气相关的诗词、饮食、风俗等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的陶冶、审美的教育以及文化品格和科学态度等方面的培养。

  七彩井盖成语课程

#p#分页标题#e#

  为优化校园环境,衔接中小学语文教学,广东省深圳市明德实验学校变废为宝,以成语典故为主题,设计了多彩的画面美化校园里的井盖,并围绕井盖开发“七彩井盖成语”课程,让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学习成语故事,汲取为人处世的道理。

  老街文化课程

  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提倡利用外语“开窗”,通过传统“寻根”,鼓励学生以中国文化为基石融合东西方文明,开发“城市的印痕——老街文化探究”校本课程,让学生近距离接触故乡文化,提高对本土文化的关注度,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和审美情趣,使地域文化最贴近学生生活。

  回顾 | 这20个精选课程,有点意思!

  动手课程

  回顾 | 这20个精选课程,有点意思!

  创意手工课程

  在小学阶段如何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潜能?作为一所农村小学,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小港第三小学以“学生快乐成长”为理念,在古朴的环境下开发出具有活力的“创意手工”课程,分为3类教学内容:废旧物品巧利用、彩绘装点生活、布艺手工设计,旨在提升学生以节约资源为本的意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掌握了基本的创作技巧,在展现创新思维的同时,体验成功的乐趣。

  泥塑定格动画课程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绍成小学开发《泥塑定格动画》课程,分为定格动画欣赏、泥塑制作、脚本编写、拍摄制作等环节,以传统课程为载体,以推动创客精神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创新实践工具,融合科学、技术、艺术等学科,培养学生独立创作定格动画的能力,点燃学生的创意灵感,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提升视觉感受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意表达能力。

  回顾 | 这20个精选课程,有点意思!

  实践课程

  回顾 | 这20个精选课程,有点意思!

  七彩桥课程

  如何让乡村历史教育更接地气?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第四中学开发“七彩桥课程”,突破学科壁垒,打通历史学科与学校课程、综合实践乃至社团活动间的脉络。学校充分挖掘乡土课程资源,通过家校合作、统筹开发、综合实施、双向选择,将学校教育拓展到社会,将生活引进课堂。同时,学校搭建起覆盖乡村社会的教育网络,为乡村学生提供优质的课程菜单,培养有乡土情怀、守望意识、探究方法、传承能力的“四有”新人。

  “三点半”课程

  每天下午三点半放学后,天津市河西区恩德里小学的学生不按班级参加各种有趣的体验活动,这是学校开发设置的“快乐三点半”课程。

  学校作为越秀路街市民学校教学基地,邀请社区志愿者开设了腰鼓、太极拳项目,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河西区军休所老战士宣讲团也走进学校的“五爱讲堂”,开展专题讲座,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在校大学生为学生开设舞龙舞狮、花样跳绳、趣味田径等项目,中国直播网 ,作为社会实践课的展示平台。

  家长微课程

  如何深度利用家长资源推动学校育人?山东省青岛市永安路小学全面构建艺韵课程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学校和家委会根据“项目整合+随机生成”两种课程开发方式,形成家长微课程体系。

  学校针对“艺韵课程”的“文学美、艺术美、生活美、科技美”4大课程板块,利用家长的自身特长及身边的优质资源,形成了“运动与健康、社会与生存、艺术与文化、科技与生活”等4大家长微课程系列。

  “运动与健康”通过亲子游戏、户外运动等主题课程,为学生开启健康人生;“社会与生存”通过安全同行、全球变暖等主题课程,提升学生的生存技能;“艺术与文化”分设艺术鉴赏、感恩父母等专题课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科技与生活”分设童心看世园、面食烹饪等专场,让学生感受科技的奥秘与生活的美好。

  乡村游戏课程

  乡村学校具有独特的教育资源,四川省绵阳市吴家小学发挥乡村资源优势,开发传统乡村游戏课程,并纳入少年宫“三苑一部”课程体系,从课时上给予保障:每周二、周四最后一节课和周六上午一个半小时的少年宫活动时间,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乡村游戏课程,各项目有相应教师进行指导,通过组织学生观看游戏视频、构建小组团队、活动效果评选等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内容来源:中国教师报(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编辑:波音

【点击页面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呗↑】

【觉得文章还不错?请在最下方点赞↓】

  微信ID:zgjsbqmt

  长按3秒识别二维码 关注

▽猜你喜欢▽

  ?告读者 | 迎接2017,我们坚守初心再出发

  ?声音 | 在课堂与教师之间扛起责任:我们要做的一切,只为与教师贴得更近

  ?推荐 | 如何把课上得更好?特级教师的11个建议来了!

  ?头条 | 课堂教学改革改向何处?顾明远、佐藤学、钟启泉等大家如是说……

特别声明:本文为中国直播网直播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中国直播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直播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直播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直播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zbh.chinazhibo.tv。    

标签: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热门标签

CopyRight 2014-2024 中国直播网(直播网)VZHIBO.COM.CN(中國直播網有限公司)

本站取得授权享有第17448205号“直播网”商标注册证 | 中国直播网投稿公邮:news@newsgo.com

直播网网站所登载资讯、图集、视频等内容,版权归直播号自媒体平台原作者或投稿人所有,投稿视同本站原创首发,刊发或转载仅限传播目的非本网观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商业用途。

直播网侵权反馈:news@newsgo.com 直播网撤稿函下载如有侵权请来邮说明情况提供相关资料证实,直播网收到后会尽快处理答复。吉公网安备22040002000116 备案号:

中直网 吉ICP备2023004346号 | 新现场 吉ICP备2020008037号 | 中在线 吉ICP备2020008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