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中国直播网!遇见美好,记录事实!Meet the good, record the facts!

中国直播网微博  直播网微博   网站地图   商标版权注册证   直播号入驻

日本迎来“诺奖热潮” 从科学到工程获奖领域广泛

2019-10-17 22:18来源:编辑:News_章诚磊

  瑞典科学院9日宣布,将201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和日本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研发领域作出的贡献。吉野彰成为第27名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人。

  包括日本裔在内,日本自2001年以来已有18人在自然科学领域获得诺贝尔奖,虽然与美国超过60人获奖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但已超越英法德等国,位居世界第二。

  【获奖丰收期】

  据《日本经济新闻》数据,自汤川秀树1949年获得日本首个诺贝尔物理学奖以来,50年间仅有5名日本人获奖。进入21世纪,以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白川英树为开端,日本迎来“诺奖热潮”。

  从基础科学到应用工程,日本研究实力雄厚,获奖领域广泛。

  在基本粒子研究方面,日本研究人员获得的评价尤其高。2008年,探究宇宙诞生之谜的小林诚和益川敏英共同获得物理学奖。2015年,发现基本粒子中微子有质量的梶田隆章同样获得物理学奖。

  有机合成是日本化学界强项。2001年,研究催化剂的野依良治获得化学奖;2002年,创制蛋白质分析手法的田中耕一获得化学奖;2010年,开发各种各样工业原料化学合成法的铃木章和根岸英联手收获化学奖。另外,多名日本研究人员成为诺贝尔奖候选人。

  2012年以来,日本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四次获得诺贝尔奖。

  【后劲存隐忧】

  《日本经济新闻》认为,日本借诺贝尔奖展现深厚研究实力,却不能忽视人口减少、研发投资乏力所致后劲不足问题。

  日本学界认为,日本研究水平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增长而提升,现在有不少尚未斩获诺贝尔奖的重要研究成果,意味着“诺奖热潮”将持续一段时间,但这一热潮最终会“冷却”。

  以研究活动重要指标的科学论文数量衡量,日本研究努力显现乏力迹象。

  日本文部科学省数据显示,日本1995年至1997年发表的科学论文数量仅次于美国,近年却下滑至第五位。一方面,中国从第11位上升至第二位。以中美为中心,众多国家为促进技术创新,正大力投入科学研究。另一方面,日本面临财政困难和人口减少问题,研发投入增长放缓。

  从过去情况看,获得诺奖的成果大多是研究人员25至45岁取得。在当前日本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对20岁至39岁的年轻研究人员大多采用聘用制。研究人员追求短期成果,难以作出大胆挑战和踏实从事基础研究。而且,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数量2003年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

特别声明:本文为中国直播网直播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中国直播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直播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直播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直播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zbh.chinazhibo.tv。    

标签: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热门标签

CopyRight 2014-2024 中国直播网(直播网)VZHIBO.COM.CN(中國直播網有限公司)

本站取得授权享有第17448205号“直播网”商标注册证 | 中国直播网投稿公邮:news@newsgo.com

直播网网站所登载资讯、图集、视频等内容,版权归直播号自媒体平台原作者或投稿人所有,投稿视同本站原创首发,刊发或转载仅限传播目的非本网观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商业用途。

直播网侵权反馈:news@newsgo.com 直播网撤稿函下载如有侵权请来邮说明情况提供相关资料证实,直播网收到后会尽快处理答复。吉公网安备22040002000116 备案号:

中直网 吉ICP备2023004346号 | 新现场 吉ICP备2020008037号 | 中在线 吉ICP备2020008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