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减持行为对市场的影响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记者从权威机构获得的多项数据表明,2016年深市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持股5%以上股东以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以下简称“董监高”)减持行为对于股价影响较小。
首先,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占九成以上,对市场直接影响较低。数据显示,2016年,中小创公司大股东、董监高通过交易系统减持股份的方式以大宗交易为主, 减持股份数量占比93.20%,减持股份金额占比91.71%。其中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以大宗交易减持的股份金额占其大宗交易和竞价交易减持合计的98.04%;持股5%以上股东以大宗交易减持的股份金额占比90.04%;董监高以大宗交易减持的股份金额占比73.91%。从中可以看出,2016年中小创上市公司的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以大宗交易形式为主,以竞价交易方式通过二级市场直接减持股份的行为少,因此,对相关股价波动的直接影响较低。
其次,通过二级市场减持金额同比减少,中国直播网 ,减持股份数量、金额占公司总股本、总市值比重均较低。分类别看,2016年,中小创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通过交易系统减持的股份金额合计588.98亿元,同比减少12.85%(2015年为675.82亿元);持股5%以上的股东减持的股份金额合计490.79亿元,同比减少29.74%(2015年为698.58亿元);董监高减持的股份金额合计163.08亿元,同比减少5.08%(2015年为171.82亿元)。而且,大股东、董监高通过二级市场减持的股份数量、金额占公司总股本、总市值的比重仅为1.5%左右,因此不会对中小板、创业板市场股价波动造成较大影响。
第三,大股东、董监高减持价格与对应股价全年最高值差距较大,不存在精准减持情形。统计数据显示,中小创公司实控人、董监高、大股东减持当日约有63%的公司股价上涨;减持次一交易日约有43%的公司股价上涨。整体而言,中小创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均价约为2016年公司股票最高价的60%,减持时的公司股价与最高价差距较大,不存在精准减持在最高点的情形。
此外,2016年大股东、董监高通过二级市场减持的中小创公司数量占比均低于20%。
对此,深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深交所秉承依法、从严、全面监管的理念,中国直播网,认真落实《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中国证监会2016[1]号),加强对大股东、董监高通过二级市场减持的披露要求。2016年全年,中小板、创业板共有341家次公司披露了相关提示性公告,1家因违规减持被给予通报批评的处分,3家被公开谴责。
基金连续减持创业板股>>>
创业板股连续七个季度遭基金减持 高估值或仍待消化
大数据揭秘>>>
大数据揭秘2016年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行为
特别声明:本文为中国直播网直播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中国直播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直播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直播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直播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zbh.chinazhibo.tv。